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江西日报》刊登我校段勇教授理论文章
日期:2024年05月13日 09:50  点击次数: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

█段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又提出了加强对新的生产力理论的研讨、阐释这一重大理论课题。从学理上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价值,不仅是总结、概括新的生产力理论的必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推进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

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由于生产力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生产力理论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洞察时代脉动、把握时代趋势、引领时代前进的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必将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新质生产力理论彰显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巨大空间。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理论虽然重视科技和创新,并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限于时代条件,并未将之放到影响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地位和核心作用的高度,也未作进一步的阐释。新质生产力理论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使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和增量器作用,是一种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生产力,展示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

新质生产力理论凸显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为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快速提升。但是,这种增长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的基础上,是不可持续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也曾遇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瓶颈。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具有更高技术含量、更好经济效益、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力,亦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理论契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为确保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提供了重要遵循。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双重影响下,资产阶级曾创造了超过人类过去一切时代总和的生产力,但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主义至上、资本利益优先、财富鸿沟扩大、社会撕裂严重、剥夺他人发展机会等问题日益凸现,人类社会呼唤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和发展目的的理性回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理论包含的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合理布局产业链和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共享成为发展根本目的等核心要义,体现了发展合规律性以及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和拓展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大根本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根本上说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进入新时代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新时代的“硬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强调了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对我国摆脱长期以来借助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依赖的重要性,形成了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丰富、系统完整、实践指向鲜明的科学理论体系。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向科学进军”,到今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今天朝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蹄疾奋进,并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完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2023年)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充分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与拓展。

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超越

当今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贡献了中国理念与中国智慧。

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主要以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并摆脱贫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发展思路与发展路径选择上,发展经济学提出了重视资本积累、制定国家规划、加快工业化进程、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等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少数发展中国家虽然一度跃升至中等、上中等收入阶段,却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跻身现代化国家行列。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没有赶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步伐,无法借力科技革命实现产业变革,导致自身始终处在全球制造业的低端水平。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后发追赶经济学。它更重视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实现生产力发展,从而缩小差距并完成后发追赶目标的问题,却忽略了对发展中国家与实力强大且占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同台竞争、实现前沿发展或超前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后发比较优势下,发展中国家通过付出常规化努力可以达成后发追赶目标,而前沿发展或超前发展必然面临发达国家的强力遏制,需要付出超常规的努力并借助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来实现赶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既体现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发展中国家必然应对先发国家竭力遏制打压的需要。新质生产力理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特征特点、关键本质等的界定以及“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等重大命题,不仅以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阔实践和显著成效实现了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超越,更为基本国情与中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后发追赶提供了新的选择。



上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下一条:我校召开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